芜湖造船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团队荣获省级大奖

发布时间:2025-08-12 11:53作者来源:芜湖造船厂浏览次数:0

近日,中国(安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三届安徽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传来喜讯,由芜湖造船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李丞博士领衔,联合公司技术研发团队、高校科研力量及产业工程专家组建的创新团队,凭借“多动力源水陆两栖特种车动力系统控制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在第三届安徽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三等奖(铜奖)。

图片2.jpg

本届大赛分为初赛与决赛两个阶段,经初赛严格遴选,共有129个项目晋级决赛。决赛通过路演展示、现场答辩及专家评审等环节展开角逐,该项目最终以总评分第22名的成绩脱颖而出。

图片3.png

该项目聚焦国家应急救援,成功攻克传统两栖车辆的三大技术瓶颈:水陆模式切换迟滞、多动力源耦合效率低、高速航行姿态失稳。团队首创的全栈式智能控制系统包含三项核心创新。

01系统可靠性达99%以上

智能协同控制架构采用多核锁步校验与微秒级故障隔离机制,实现发动机、电机、电池等多动力源毫秒级动态响应,模式切换时间缩短至0.5秒(提速25%),系统可靠性达99%以上;

02油耗降低25%

水陆双模态能量管理策略融合KKT最优条件与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通过动态变权重优化能耗路径,综合油耗降低25%,续航提升30%,显著延长动力源寿命;

03稳定性提高50%

航行姿态自适应控制基于四维传感融合(陀螺仪/惯导/浪高/吃水传感)与神经网络PID技术,在3级水况下航速提升40%的同时,姿态稳定性提高50%。

在产业化方面,芜湖造船厂充分发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优势,已将这项技术成功应用于两栖车等海工装备,用实际成果践行着服务国家需求的责任。团队创新采用“高端定制+民用模块化扩展+算法授权服务”的商业模式,形成“学术攻坚-工程转化-产业落地”闭环,为国家打破高端两栖装备技术垄断与应急安全提供了核心支撑。


供稿|党群综管中心 杨文静

编辑|水青

审核|吴修华

Copyright © 2018 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10207133号-2 隐私条款
隐私条款

为确保你个人数据的安全,我们向芜湖造船厂员工传达了公司的隐私和安全准则,并在公司内部严格执行隐私保护措施。我们设立了个人信息保护专职部门,将按照本政策保护你的个人信息。如你有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投诉和举报,或你对本政策、我们的隐私保护措施、你的信息的相关事宜有任何问题、意见或建议,请通过以下电话与我们的客服部门进行联系:

联系电话:【0553-3935161】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订阅信息包括在内)仅供您的参考,不构成本公司对网站访问者和信息接收者的任何承诺。网站访问者和信息接收者不应将本网站信息作为其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依据。为了便利访问者的目的而可能设置的链接,并不意味着本公司与该链接网站存在任何合作关系,也不意味着对访问该等网站任何明示、默示的担保或责任。


本公司一直以来尊重并致力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本网站所包含文字、图片等全部信息可能涉及版权或其它民事权利问题,请勿擅自转载或者使用,本网站并未对使用该等信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许可和保证,由此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与本公司无关;本网站所包含文字、图片等全部信息亦仅用于介绍本公司和促进了解的目的,如您认为相关内容涉及您的自有知识产权,请按下列方式与我们联系,接到您的通知并核实有关情况属实后,网站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关于本网站,您如有何等问题,请与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联系。

联系电话:0553-3935161

技术支持:纳创科技